重阳节随笔

时间:2024-08-22 11:31:33
重阳节随笔(集锦15篇)

重阳节随笔(集锦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重阳节随笔1

重阳节,放假,有幸拜读了万玮老师的《教师的五重境界》,对于万玮老师几年前就有过了解,曾经读过他的《班主任兵法》,当时对他教育学生的方法非常感兴趣,他强调以爱为前提,把每一个教育学生的案例总结下来,并且将古代的兵法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探究了兵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这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是独树一帜的。今天再读《教师的五重境界》感觉又提升了一个理论层次,帮我在教育的道路上梳理了思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既有酣畅淋漓之感,又有豁然开朗之坦荡。许多积压已久的困惑、忧愁、思虑顷刻如烟散去,荡漾在心是一种久未体会的或淡亦浓的幸福之感。

读《教师的五重境界》我感悟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于家庭的熏陶,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份工作,多年后那个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乱画的小姑娘,终于如愿以常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正因为这份喜爱。让我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的琢磨反思总结,使我避开了万玮老师所说的前两个阶段。

万玮老师把教师的成长分为五个阶段,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教人生、教自己。而我由于在大学时期就遇到了许多好的老师,记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巍巍老师曾说过:“不要一味的给学生灌输死板的知识,要培养他对世界的一种热爱,性情的培养要比读死书重要的多。”又说:“学生时期真正学到的是多年后,全然忘记了课本内容而沉淀下来的东西。”当我读完万玮老师的《教师的五重境界》回想恩师的教诲,不仅要感谢老师,他让我在教师这一个行当里,开阔了教育视野,建立了良好的开端。绕开了不必要的误区。

回顾过去,当所有教师都在为分数努力,把最终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时,做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班主任老师,我就试着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喜欢上学校、班级、老师……慢慢的爱上与学习有关的一切。我首先在班级氛围上下功夫,(板报,班会课,班级标语等),我深知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就是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下功夫,慢慢培养他们的一种对事物积极乐观的心态。我相信良好的心态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将来学生的一生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当时,有许多的老师对我的方法不屑一顾,在要成绩的年代这样做,简直是浪费时间。那时,我也曾彷徨过,但看到那些曾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长大之后很平庸而调皮的孩子却大有作为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反思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辛辛苦苦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到底有什么意义。

于是我认为只为了成绩而学习的思想,应该重新考虑。我不断的去读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渐渐地,当我将视野从学生的学习扩大到他们的兴趣、气质、品性之后,教育的世界就更加宽广了。今天,让我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万玮老师在书中说:“学习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它们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每一个阶段衔接在一起的,每一个阶段相互促进联系,前一个阶段为下一个阶段服务的,而不是初中学习就是为了考高中,高中就是为了争取高分考大学”。这与我当时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

多年后,我带过的学生在工作之后回学校看望我,聊到他们当年的学习点滴,还聊到现在工作了才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在那一刻我非常的欣慰。感谢恩师的教诲,也感谢万玮老师的《教师的五重境界》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更有信心。

第二,教学相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境界。

记得参加教师编考试面试时,评委老师问我:“中国的教育学家你最喜欢谁?说说他的教育思想”。我脱口而出就是孔子,教学相长。当老师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能从孩子们身上学到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与品质。在这点上,万老师在他的《教师的五重境界》中也提到了,那就是第五重境界:教自己。

特别是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上,我慢慢意识到教师相对于学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甚至,学生的心灵更为单纯,品格更为高尚,在学生面前教师有时甚至会自惭形秽。与其教学生,还不如教自己。所有那些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都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自己做到了,才有可能要求学生去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影响,是感染,是熏陶。教师这个职业不是教,而是学,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想应该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探索。感谢博爱、睿智的万玮老师,感谢《教师的五重境界》一书,及时给我的教学及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帮我梳理了教师工作的思路。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多读书多实践多反思,用爱去滋润我教育的世界,用生命去影响生命,努力做到“为人师者,示以美好,授以希望。”

重阳节随笔2

岁岁重阳,

盛世重阳。

华夏宏图之阔,

锦绣河山辉煌。

北国白雪银装裹,

南域热浪风雨狂。

秋高气爽,

北雁南翔。

重阳巧遇华诞,

黄金周逢重阳。

登高望远身康健,

心旷神怡情欢畅。

日曰叠成昌,

闰九双重阳。

细雨时续时断,

风光旖旎泛黄。

原野五谷香千里,

花果山上泛琼浆。

双鬓染秋霜,

月明品佳酿。

远朱近墨分泾渭,

善恶美丑自掂量。

悠悠岁月能奢几重阳?

不觉雄鸡黎明又高唱。

重阳节随笔3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一样东西你永远不会失去,那一定是父母的爱。

活着是个不断得到的过程,也是个不断失去的过程,成长中你拥有的越来越多,伴随着的可能的失去也越来越多,也许有一天,朋友会分手,爱人会离去,压力山大的房贷会磨损你生活的热情,物质丰富的包围里你会越来越孤独,你用双臂拢起更多的东西却发现它们如沙滩上的建筑转瞬即会失去,这时候你转身四顾,会发现唯有父母的爱不离不弃,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直伴随到生命的尽头,即使是阴阳的隔绝也割不断那份温暖。

九九重阳,是个美好的节日,也是个美好祝福,祝福我们的父母,祝福一个民族的父亲母亲们,福寿延绵长长久久!

可是,在电视采访里,有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说: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的孩子,你从他们的`身上感觉不到温暖。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到,我希望是很多人,很多的听到,很多的惊醒,不管你在怎样辛苦忙碌地打拼,请一定要停下来,好好听一听,问问自己内心。

< ……此处隐藏5805个字……箸而叹,说:“真想再过那种吃野菜的生活,能够为父母背米,但是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时不我待,父母双亲的寿命,短暂得犹如骏马奔驰过很小的缝隙啊!

时间都去哪儿了啊,在时间的河流里,我们无法逆流而上。

纵然分别是注定的宿命,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回报父母,在还能感受到父母的呼吸和温度的时候?

《增广贤文》曰:“爱日以承欢,莫待丁兰刻木杞;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汉代的丁兰怀念去世的母亲,就刻了一个母亲的木像,每天对着祭拜,吃饭的时候还给母亲准备碗筷。但是纵然再丰盛的饭菜,父母也吃不到一口了。就算是杀一头牛做供品来祭祀,也不如在亲人健在的时候买只鸡、割块肉给父母尝尝啊。

《礼记·冠义》有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同时,圣人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所以,孝是最大的礼,但这种孝礼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于教条,而是发自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敬爱。孝敬父母没有固定的模式,尽心尽力就是孝。正如子路,父母虽然没有享受到他成功后的物质回报,但孔子仍然认为子路是一个孝子。孔子说:“仲由侍奉双亲,可谓是活着的时候竭尽全力行孝,死后极尽哀思了。”

就算故乡迢递,回家的路关山阻隔,但长途跋涉之后推开那扇熟悉的门,就可以看到亲人的笑脸。一旦亲人离开,走再远的路,不会遇到那个人了。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当思念变成怀念,长长的思念,终于断了线,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到那个时候,就什么都晚了。

新闻报道说,有女子在大街上遇到一个老太太,极像去世的母亲,于是接到家里,百般孝敬俸养。都晚了,亲人已经离开了。

多么希望,你还在我身边!生活是条单行线,再苦难的人生也是限量版。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感谢上天,你还在我身旁。重阳节到了,愿所有子女能与父母一起共享天伦,愿天下父母安享晚年,平安渡春秋。

重阳节随笔14

“整容”的重阳节

重阳节长什么样?赏菊、登高、嗅战地黄花分外香,温一壶菊花酒,承欢父母膝下,表达孝心,此为重阳之原貌。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重阳节的容貌发生了变化,它与其他的节日越长越像,如同按相同的模子“整了容”。

其实,节日们原本各具容貌。比如屈原沉身汩罗有了端午,貌为忠义;介子推殒命火海有了寒食,貌为志洁。又比如,“千里共婵娟”是中秋之貌,“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阳之貌。不管状貌如何,其背后都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支撑,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灵上的洗涤。可是令人感到痛心的是,这些节日的原貌早已不复存在,人们似乎都忘记了节日的真正意义,而统一用“假日”来作为唯一的纪念方式。

看看被“整容”的重阳节,如今有多少人能体会到“菊花须插满头归”的心境?被“整容”的重阳节,失去了独特精神容貌的重阳节,还是“孝道”的载体吗?莫非在一些人的心中,回家是其次,而闲逛狂购、游山玩水才是他们的本意?我想,倘若心中无孝,即使每天都是法定假期,也不会给“空巢老人”带来温暖,那只会给他们带来另一种形式的“空巢”。

试问,到底是谁给重阳节之类的节日“整了容”,使当今社会陷入一种“节日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放假’”的尴尬局面呢?

我想,商家的手里握了一把“手术刀”,毁了其精神容貌,赋予其物质容貌——将节日与商品挂钩。过度包装的月饼、奇形怪状的粽子……诚然,节日的物质容貌丰富了,可它的精神容貌却皱纹横生,美丽不再。

除此之外,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难辞其咎。我们的精神是否在日益萎缩?传统节日背后的传统美德是否正在被我们逐渐忘记,以至于我们只能在被“整容”的重阳节里借着“假期三天”用“快递”的物质来表达孝心呢?

干山万水挡不住孝心的启程。与其幻想通过增加法定假日来增加回家的次数,倒不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省亲之旅。有孝心,无关假期。真孝子,时刻可以尽孝!

“整容”前的重阳节似一只木舟载着“孝”从历史长河上游缓缓驶来,若想它继续驶向彼岸,便请整回它原本的容貌吧。

重阳节随笔15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是老人们的节日,尊敬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于是学校就组织了我们去福利院慰问老人的活动,这个活动非常的有意义。

我们带着慰问品来到了福利院。只见这里的环境真优美,一幢幢楼房拨地而起,绿树成荫,花草遍地,不亚于上海的居民楼。我们先是慰问表演,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极为卖力,把老人引得哈哈大笑。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在窗帘后面藏着一个老爷爷的脸。我想:其他老人都出来了,为什么这位老爷爷不出来呢“下面是问候交谈,请同学们和老人们拉拉家常。”主持人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好奇心促使我去那个老爷爷的房间。我轻轻推开门,老爷爷一看是我们来了便热情地招待我们。我看了看老爷爷,只见他的头发全白了,眼睛深陷在眼窝里。我们替他捶背的时候,他双手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说:“好孩子,你们有这份心就够了,你们这些孩子都不嫌弃我们,真好!”我们又为老爷爷整理了房间,老爷爷连声说谢谢。他小心翼翼地从一个隐蔽的地方拿出几块糖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拿着吃吧。”我好奇地问:“老爷爷,您为什么刚才不出去呢”老爷爷苦笑着说:“我发烧 38℃,不能出去。”“噢,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我们又问了老人许多问题,知道了他姓樊,今年 78 岁。直到老师叫集合时,

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今天我知道了尊老爱幼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作为 21 世纪的小学生,更应该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不嫌弃老人。啊!充实的一天! 重阳节综合实践随笔 4 九九重阳节,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探访活动。

这次的对象是敬老院。以往我虽多次参加过此种活动,但那是去孤儿院之类的。因此,这次我有点迟疑了。不是吗,看到那些小朋友蹦蹦跳跳的,总比在敬老院里阴风阵阵、死气沉沉的好得多。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还是把名字填上去了。

当日,我们从学校步行到了日的地。我不禁感到意外,那里的环境比我想像的好多了。该院的建筑物,都围绕着一个花园竖立着。这个花园虽然不大,但都种满了各种小植物,空气清新,亦格外关观。此时,花园中排满了小凳,有不少老人坐在那儿,脸上泛着阳光般的笑容,齐声说欢迎。跟他们打过招呼之后,我们几个负责表演的同学,便开始为老人们唱歌和伴奏。唱着唱着,忽然有位老伯伯站了起来,走到我们附近,跟着一音乐跳起舞来。接着,有更多的人都走上来,包围着我们。而那些行动不便的公公、婆婆也坐在椅子上使劲地拍掌打节奏和歌唱,连职员们也不甘示弱,大声哼着山歌来助兴,弄得大家捧腹大笑。我完完全全地陶醉在这个环境中,刹那间。我像忘掉了世界似的,声音越唱越响亮,情绪越唱越激昂。我多么想以歌声挽留住这无限欢悦的时刻啊!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他们的住所,又慰问病卧在床上的公公、婆婆们。他们有的还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令我们的眼眶红得像火一样。最后,我们为老人们派发了学校预先准备的礼物,便依依不舍地离去了。

经过这次的探访,我才明白自己错了。敬老院并不是从前无知的我所想的那般死寂,那里充满了生气、活力。充满了欢笑和关爱。

《重阳节随笔(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